贫苦出身决定管理基因 人们说,许家印缺乏freestyle。 地产圈里,孙宏斌穿T恤球鞋,平时急了还会骂三字经,是个“耿直BOY”;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嘶吼一无所有像个“摇滚老炮”;王石虽然全身上下透着布尔乔亚式的精致,但也会冲冠一怒为红颜。 而许家印,总是一本正经,正襟危坐,活像一个被簇拥起来的“老干部”。 的确,“鲜活”不属于许家印。 这个出身贫苦的企业家,8个月大就丧母,成为“半个孤儿”。大学报考钢铁学院,仅仅是为了跳出“农门”。早已是亿万富豪的他,最近几年才用上智能手机,且只会用新浪财经看股票。 贫穷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他谨慎、老派、而又严守规则。而这,也似乎成为老一辈农村出身的企业家身上共同的印记。 与之对比的是,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就始终保持着中国农民式的低姿态,他始终将自己的言行规放在中国政治语境的界线之内。在公众场合,他常会提起自己年少时穿不起鞋的窘迫往事。在追昔抚今的反差中,一再感恩机遇,感谢国家。 许家印寡言少语,甚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但对于国家政策,却有着一种灵敏的嗅觉与坚持的拥护。 当然,相较杨国强的平和,许家印表现出一种外放的野心。这一点,从他在酒酣胸胆时,向下属问出的:“我能流芳百世吗?”就可见端倪。 而许家印对规则的坚守,则成为他“流芳百世”的一个支撑! 建立和利用规则,是许家印的绝密武器。 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许家印成为河南舞阳钢铁厂的一名工人。两个月后,他根据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拿出一套“生产管理300条”制度,其中提出一个有趣的制度。 值班人员身体打开幅度超过150度,就可认定为上班睡觉,要罚款。 这套考核办法让许家印在厂里出了名。 第二年他就升为车间主任。厂领导在对他的评语里这样写:“专业强,人朴实,能吃苦,很聪明,善于搞人际关系,管理上有一套。” 这套在武钢建立的管理制度,也成为此后恒大管理制度的基石。 在恒大,许家印管理一个绝招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订立制度、标准、条例来解决问题。事业要做大,很关键一个是标准化,而这正是许家印的拿手好戏,也是恒大快速扩张向全国的核心支撑。恒大的官网上有一句话:中国标准化运营精品地产领导者。恒大走向全国后,正是靠着许家印前前后后起草、修订了不知多少次,共计上万条的管理、运营和产品标准与规则,搞出了一套一个指令全国通行的标准化模式,才又快又不事儿地实现井喷式增长,而且还靠标准建立了一系列消费者高度认知的项目品牌。 许家印起草的《恒大学习资料》里,规章制度多达几万条,细到吃饭睡觉。 同时,许家印擅长把管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恒大“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标准化运营模式”的背后,伴随的是许家印“几条、几点式”的通俗易懂的口号和执行。在恒大足球俱乐部,他的管理也是通过“五必须”、“五不准”、“五开除”等脍炙人口的话被人熟知。 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计划管理”模式 成立20年来,恒大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计划管理模式,这种独特的管理模式是把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在一起,所有的计划都是带目标性的,这是恒大多年来始终高速增长的一大法宝。 恒大的目标计划管理体系非常完善,尤其是在房地产业,现在有十几大指标,恒大对所有的指标都进行了量化。 例如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目前恒大二十层以上在建的楼宇有8000多栋,我们对每一栋楼到月底达到的工程进度、对每一栋楼的优良工程达标率等,都进行了量化。 这么大规模的管理,恒大竟然可以考核到每周。 除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恒大对开发报建完成率、销售完成率、招投标完成率、交楼完成率、维保修完成率等指标也进行了量化,而且将公司管理的各项指标量化到各地区公司,量化到项目,量化到岗位,量化到人,并且根据量化的指标实施考核。 恒大目标计划管理的模板和信息化程度非常高,计划、目标都分解到年、分解到半年、分解到季度、分解到月,分解到周,每周的例会都可以统计当周十几大指标的完成率情况,这为恒大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9000员工的管理法则 可这样大的企业,又如何保证员工对许家印规则的完全遵守? 1高度集权,规则铸就铁血恒大 全国型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半径很长,很多公司选择对区域公司充分放权。而恒大则反其道而行之,施行一种紧密型集团化的管理模式。 集团直接把控上马项目、规划设计、材料供应、招投标、预决算、工程管理、质量管理、销售、交楼等各个环节,区域公司的角色只是执行实施。 这样的高度管控当然很难。为此恒大 在2004年展开重制标准制度,邀请国际知名大师制定设定各个环节打造精品。 在2005年提出质量制度,在工地巡回督查,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 2006年,恒大提出环节精品理念,演绎出“固化精品流程,严格过程管理”、“全面闭环管理”等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是精品。 2007年,恒大成功把“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模式复制到全国项目。 据说,在半小时之内,许家印的任何指令都能够传达给基层员工。 通过一系列规则的制定,恒大成功建立起了自己强大的标准化运营体系。今年恒大集团需要同时管控开发的20层以上楼宇就超过8000栋。但它的三条产品线 份额5%的高端系列——恒大华府, 份额70%的刚需产品系列——恒大绿洲、恒大雅苑等, 份额25%的旅游地产系列——恒大金碧天下。 分布在全国223个城市的产品,每一个同名的楼盘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可以这样说,在对这样楼宇开发的标准化规模管控上,没有哪一家地产公司可以超过恒大。 恒大独特部门:管理及监察中心 恒大对规则的坚守还不止于此。恒大专门设置了一个在地产界显得甚为独特的部门——管理及监察中心。 这个负责监管的部门最初只有10个人的部门,现在已近千人。 负责与各地区公司所设的综合计划部联动,形成了多级项目管理计划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对于项目计划把控细化到每一周,确保拿地之后的半年内开盘销售,除非遇到严重的不可抗力,否则开盘时间是死命令。 规则制定严了,在坊间被演绎出各种铁血又狗血的版本。 据说,曾有五六十岁的副总裁犯错,当着集团几千人痛哭流涕地作检讨。 制度之严,可见一斑。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许家印对规则的坚持,严格地时间管控,保证了恒大项目开发的高速周转,使恒大的平均开盘周期比业界平均开盘周期要快两个多月。 2 重赏重罚,捍卫规则 当然,许家印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制定规则与铁血重罚,他还十分重赏。 虽然出身贫穷,但许家印最看不起舍不得花钱的人。 这源于他一次不甚愉快的经历。 上世纪90年代,许家印还在深圳打工时。为老板操盘的第一个项目就赚了一个亿。当时他只有3000块死工资,也没有得到老板的业绩奖赏。而当他鼓足勇气要老板给自己涨到10万年薪时,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为了省下六万块钱,这位老板放弃了可以挣下百亿的许家印。何其愚蠢! 而许家印定下的所有制度,最后都有实际的利益相加持。 许家印相信重赏之下有勇夫,也用重罚驱逐懦夫。 在恒大的各个事业体系,都有重奖配重罚的制度,而且这套制度永远只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你过去是什么样,几乎忽略不计。 恒大俱乐部的运作模式就是如此。 2011年的中超,许家印最初设想的方案是“505”:赢一场奖500万,输一场罚500万,踢平没奖励。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才改成了“513”:赢奖500万,平奖100万,输罚300万。 郜林在球场上冲动犯规,正在看直播的许家印马上打电话给俱乐部负责人,要求按照规定,对郜林处以3万—10万元的罚款。 在重奖重罚的制度下,有人可能这个月得到奖励,薪水10万,但下个月就因为犯了错,收入被腰斩只剩5万元。每一个恒大人的潜能被都得到了最大的激发。 要知道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更多的票子,而不是一不留神,丢掉这可获万金的位子。 3恩威并重,从不缺少人性关怀 当然,除了重尚重罚,许家印对于员工也从来不乏人性关怀。 他曾在《崛起》中写道:无论怎样你都是我的兄弟,再遥远都会注视着你。你的每一次跌倒和爬起,我的心疼,我的惋惜。无论怎样都要拥有尊严,什么结果都不会怪你。荣耀与辉煌不只是胜利。 而在恒大足球俱乐部,许家印在要求俱乐部“务必要用铁的手腕治理俱乐部,从严管理”的之前,首先要求俱乐部 “务必要关爱每一个球员,每一个俱乐部员工。” 对于员工而言,工作之外的许家印是个好老板。在恒大夺得亚冠之后,队长郑智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表达对许家印的感激之情:感谢许教授,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冠军的含义。 许家印对员工福利从不手软。除了班车、宿舍、食堂、内购房……这一系列让恒大人衣食住无忧的福利,许家印还多次给予员工股权激励。 2017年10月6日,7994名恒大中高层管理干部获得共计7.4357亿股期权,被称为中国恒大“史上最壕”的股权激励。 而这,并不是中国恒大第一次向核心员工授出购股权。 2009年,中国恒大登陆香港上市时,便推出期权(购股权)激励计划,期权红包占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0%。 2010年5月18日,2014年9月10日,又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股权激励,分别授予135和101名高管,两次合计授出购股期权12.43亿股,行权价分别是2.40港元和3.05港元。如今,中国恒大的股价在30港元/股左右,以此计算,前两次期权激励的参与者获利10倍之多。 总部集权、规则清晰,重赏重罚,恩威并用,恒大人时时刻刻在危机感和奋进感中前进! 掏粪工、业务员、中国首富,许家印鲜为人知的创业史 半个孤儿、掏粪工、业务员,首富的成长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许家印正式印证了这句话。当他还是在襁褓婴儿时,母亲得了败血症,由于贫困没钱就医,母亲匆匆撒手而去了。许家印就在父亲这个退伍军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大。 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在读完高中后他就学习开拖拉机。在农村劳作这两年,为了有好差事和村长结交,甚至在村里做起了掏粪工的活。在高考刚刚恢复时,为了抓住机会,两度参加高考终于考入了武汉钢铁学院。钢铁专业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一呆就是10年。人称工作狂人,在这里一路从协助员到车间主任。 大学毕业后满怀抱负支撑了他十年。这一路走来他改变了一贫如洗的家境。但是这并没有满足他那颗驿动的心。顺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放弃铁饭碗,开始了商海的遨游。 成就恒大,成就自己 放弃铁饭碗后许家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并不苟且,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珠岛花园的成功可谓许家印创业路上的第一次飞跃。那年许家印带着一个司机,一个出纳,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在城中村落脚,但是生意却不尽人意。许家印带着这5个人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带着自己的团队逆行广州房地产行情,另辟小户型,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珠岛花园一炮走红。 为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许家印转战注册恒大,这次阵地他选择在人群稀少的郊区,许家印发挥他强大商务谈判能力使得一穷二白的恒大拿下了银行贷款。由此打造了一期金碧花园,开盘后以低价售楼回款,二期重点环境改造,售价自然也就高了。 作为新公司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创造了广州乃至中国地产史上一个奇迹: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一炮打响,创造了中国地产上的第一个奇迹。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恒大奄奄一息,许家印为扭转局面,压力之下转战香港,让出部分优质项目股权才与富豪签下对赌协议,由此闯关成功。的环境下他们还是通过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 能做到这些与许家印的驭钱和驭人的秘术是分不开的,这些鲜为人知的绝技是什么呢? 在政策把握上,许家印总是抢占先机的第一个,在得知一些有关行业的政策出台时,恒大的响应效率令人咂舌。 在筹资方面,许家印善用信用融资,登陆资本市场解决负债困局是许家印后期成功的关键。 在公司运作上,许家印两次登陆资本市场中都,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了各种制度性限制,实现了资本的成功注入和资产的置换。 在公司的管理上许家印的恒大对外说话的永远只是他一人,一言九鼎。从成立之初就确立并贯穿20年的企业精神、工作作风和企业宗旨,确保了团队的战斗力。感恩员工,馈社会,做负责任的企业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 在许家印努力下使恒大用较短的时间跻身世界500强。成就了恒大,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如今许家印走到这一步,比起那些创业神话,许家印的创业史倒像是一个励志故事。说他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倒不如说是在每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现在这个过剩时代下,机会对于创业者和职场上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十足的准备迎接机会,创造机会。这是在新晋首富身上学到绝技。 |
资料提供/Dr KHOW许能进
资料提供:許木進
日前,饶平县博物馆收藏了刚付梓竣刊的《饶平许氏宗谱》,该谱分
资料提供/许楚龙
资料提供/许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