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许金好,一直在阳东区雅韶镇雅韶中学任教,工作中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丈夫陈明积同志就职于阳东区雅韶镇人民政府,还有一个儿子陈耀国15岁,现就读于阳江市实验学校九年级。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我心里,家是一份责任,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有美丽。在家里我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我的孩子。 一、勤俭持家,弘扬家庭美德 中国有句老话: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因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团结。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毫无点缀的亲情。我与丈夫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2005年我的家公检查出患有肝癌,医生判断只能活6个月多,得知这一消息后,整个家陷入沉重的伤痛中。为了与家公一起对抗病魔,我们夫妻俩立马调整心态,以一颗乐观的心,来对等待家公的病情,让全家人给家公带来一个积极乐观的治疗环境,希望能在他有生之年享受天伦之乐。由于肝癌的治疗费用比较高,家里所有的积畜所存无几,为了能给家公最好的治疗,我们夫妻决定把原来家公送我俩的婚房卖掉。由于长时间的细心照料,家公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当时被医生判定活半年时间奇迹般的消失了。因为家公的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治疗还要坚持,我两夫妻所有的工资都花费在他的身上,没办法,丈夫为了支撑整个家庭开支,不得不晚上下班后去大排档做兼职。而我白天上完课后下班回家,操劳家务,与家婆轮流细心照顾家公,直到2007年,家公才安祥地去世。 二、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夫妻俩十分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我俩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孩子在我们这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师长,遵纪守法,在校更是同学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我家被市评为“书香家庭”。因为我们夫妻俩比较好学,家里总是弥漫着浓郁的学习氛围,为了使儿子也喜欢读书,我们从小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寓教于乐,如丈夫为了让儿子熟记一些历史人物,作一些打油诗,像熟记13名一大代表,而作:一大代表毛泽东,秋收起义尽出公,大汉动武留何名,解放中国建大功等等。让孩子从内心懂得,读书是有益的,除了长见识,同样也可以好好的玩,使孩子在情不自禁中喜欢书,不断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由于从小就生活在家庭的书海中,儿子陈耀国在校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1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阳江市实验学校,在校里,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总是请教他,他就是同学们心目中的“百科书”。在抗战胜利70周年时,学校举办的征文活动中,儿子的作文获得全校一等奖。 三、和睦邻里,互帮互助 爱,是什么?只是单单停留在一家人之间吗?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如果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就会成就一种大爱。我的丈夫在业余时间钻研司法书籍,凭着自己对书的浓浓爱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对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功底,在平时的生活中,时不时地帮助邻居朋友解决一些矛盾纠纷,久而久之,成为街坊们心目中的“金牌”律师。虽说陈明积从未接触过法律这一领域,但其本着好学的热忱,面对邻里的信任,“客户”满意度可是达到100%。经常还登门拜访答谢。我们一家都乐于关心帮助邻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时刻保持谦和和热心。除了关心邻里朋友,我们一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对学校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积极参加,孩子很少买零食吃,每年把自己的零花钱基本全都通过学校捐给了残疾儿童。对在街上乞讨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我们经常会让儿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 我们家是一个平凡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有着一颗极其平凡的爱心,但我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用我们自己的爱构建令人羡慕的最美之家。(腾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