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实能 鲤鱼舞是潮汕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形式。鲤鱼舞源自唐代,从宋代开始流传于潮州府各县,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表现形式。相传从宋代揭阳建县时起,鲤鱼舞就在榕城民间流传。明清时期,鲤鱼舞作为祭祀助庆的重要活动在揭阳县城一直非常盛行。 清末年间,榕城滘墘人“许实能”在榕城北门北溪宫巷创立“北溪宫馆”组建榕城“滘墘鲤鱼舞队”, 改革开放后,许实能后裔在祖传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挖掘整理工作,重振榕城滘墘鲤鱼舞文化,后经历代传承发扬,是榕城唯一的一支传统鲤鱼舞队。鲤鱼舞道具是带棒的鲤鱼花灯,鱼身长约120厘米,宽约80厘米,鱼棒长约160厘米。滘墘鲤鱼舞是男女均可表演的传统舞蹈,男子呈现阳刚之美,女子显露柔婉之妙。以潮州大锣鼓伴奏,基本步法为“圆场步”,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揉合南派武功招式,其技艺展现鲤鱼水中畅游、出滩觅食、追尾嬉戏、穿莲戏水、比目而行、蜻蜓点水、燕子穿云、水上莲花、鲤跃龙门等“十二变”。鲤鱼舞极具地方乡土特色,以鲤鱼代表吉祥、喜庆、富足,又有“年年有余”、“鲤跃龙门”等意涵,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时代变迁,鲤鱼舞从原来的广场艺术表演逐渐融合为舞台艺术表演。 多年来,滘墘鲤鱼舞活跃于各种庆典、节日、游神赛会等场合,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先后受邀参加揭阳榕城“古城文化游”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揭阳市榕城区迎春群众体育趣味竞赛活动开幕式;揭阳蜻蜓庙会;揭阳关帝庙会,汕头市澄海冠山文艺游行展演活动,汕头市达濠双忠圣王庙会,深圳第八届龙岗妈祖文化节等演出,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好评和媒体的广泛报道。 2016年10月,”榕城滘墘鲤鱼舞“被榕城区人民政府列入榕城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0年4月被揭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揭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