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巴蜀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许成严
许成严,男,1931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璜土镇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牺牲时年仅18岁。1939年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篁村一带成了新四军的游击区。许成严的几个亲戚先后参加革命,使他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48年秋,由于父亲失业而致使许成严高中失学。许成严和同学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澄西青年剧艺社,开始革命思想的宣传活动。1949年春,他又参加了地下青年团。5月,南京刚解放不久,许成严瞒着母亲赶到南京孝陵卫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河蟹)大学(简称二野军大),被分在3总队15大队5中队。部队到四川后,学员转业到地方工作。 1950年1月,许成严由内江分到简阳,县委派他协助5区区委书记李金泉开展政权建设和征粮工作。解放初期征粮工作成为当时一项中心任务,但是受到国民党特务、土匪、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的破坏,斗争尖锐复杂,工作进展缓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县委在4月上旬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从机关学校抽调一大批干部、教师和师范学校的学生,增援各乡、保,加强工作队力量,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区委考虑到普安乡形势比较严峻,任命许成严为乡指导员兼征粮工作组组长。 4月17日,许成严摸黑赶到普安乡公所,连夜召开征粮工作会议,确定了打击对象和征粮对策,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混合编组。许成严以身作则,很快打开了征粮工作局面。由于征粮工作触犯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怀恨在心,时刻图谋对抗。 4月19日,普安乡旧乡长樊怀群勾结平泉镇匪首樊明五、赵慎生,纠集300多名武装匪徒,同时暴动,突然包围和攻打普安乡乡公所。驻乡公所的3名工作队员和1名农民代表英勇反击,壮烈牺牲。匪徒们没有发现许成严,就赶到他正在工作的地点。正在旧保长樊洽祥家征粮的许成严、段必富、李华尧忽然听到枪声,发现已被匪徒包围。 许成严临危不惧,组织大家占据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守护大门,同时向匪徒们宣传党的政策,要他们放下武器,争取宽大处理。但是匪徒们依仗人多势众,进行猛攻。3名工作队员被分割包围在三间房内,最后全部光荣牺牲。 许成严这位年轻的青年团员,为党为人民的事业战死在巴蜀大地上,年仅18岁。1950年8月,川南区人民行政公暑批准许成严为革命烈士。
|